現在位置: | 首頁 / 網路使用預防犯罪宣導 |
網路使用預防犯罪宣導網路使用預防犯罪宣導
一、青少年朋友網絡安全跟防疫一樣重要
(一)交友網站或遊戲帳號申請,要明確管理;注意有可能洩漏隱私資料,而被利用在非法行為。
(二)出外遊玩隨時打卡炫耀:有可能暴露行蹤,遭惡意人士有機可趁。
(三)瀏覽臉書網友留言罵人,覺得好笑,也點個「讚」:
1、你可能成為霸凌行為的幫兇。
2、你可能觸犯公然侮辱罪或是誹謗罪等。
(四)上傳同學被欺負的照片、影片,或親密動作、隱私部位等圖片來取笑。
1、可能成為霸凌行為的幫兇。
2、可能觸犯妨害秘密罪、公然侮辱罪等。
(五)轉傳或張貼色情、猥褻暴露圖片或影片等:可能觸犯刑法妨害風化罪或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。
(六)未經當事人同意而張貼或套用他人創作:可能違反著作權法。
(七)網路購物或其他遊戲交易:例如不慎涉及詐欺罪、觸犯妨害電腦使用罪等。
二、青少年成了加害者,家長四大步驟:
(一)調整情緒,理性檢討:釐清不當言行的原因,討論可能造成的傷害。
(二)教導孩子學會負責及道歉:陪同孩子與被害者及家長道歉,過程中讓孩子意識到自身錯誤,並學習負責及勇於道歉。
(三)陪同孩子參與司法審理過程:過程中讓孩子理解到家長不放棄自己,能陪同面對後果,增進孩子改變動力;並主動配合改善避免再犯的措施。
(四)持續關懷追蹤:孩子就學及同儕關係修復情形,若孩子情形未有改善,可向學校或相關少年單位求助。
檔案清單 |
網路使用預防犯罪宣導.odt |
---|